close
  錄取了個工程師,卻不想來報到。

  請人資打電話問了原因,竟然是因為面試的課長跟他說「最多有機會」到大陸出差一、兩個月而家人認為不妥才沒來。

  同一時間,「Cheers:快樂工作人」雜誌七月號的標題卻是「瞄準跨海新工作」。

  實在是個詭異的迷思。一方面,書店裡各式雜誌強力鼓吹大陸觀、國際觀式「迎接中國、迎接世界」工作經驗的重要性,另一方面,因為負面報導而讓人覺得中國大陸仍是「水深火熱」的危險黑心不毛之地的強烈印象卻普遍存在許多人心中。

  兩極化想法的背後,也意謂著中國大陸的高度迅速發展下,強烈機會與風險正同時並存著。

  當台資企業漸漸將派駐大陸的人員由二軍轉成一軍的同時,對於大陸的眼光已經很難再將之視為是過去的那種勞力廉價、出口導向的低消費能力貧瘠市場;當看見北京奧運門票竟已銷售超過490萬張且首都機場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場的同時,再回頭來看看剛展現高效率「正名」運動卻陳舊不堪的桃園機場之同時,眼裡看見的,一邊,是一個逐漸腐朽的彈丸小島,另一邊,卻似乎是一個快速成長膨脹、令人畏懼的新經濟強權。

  無可諱言,如此迅速發展的中國大陸存在著極大貧富差異,不過那是每個經濟發展成熟以及高度成長的國家普遍存在的現象。唯一的差異,是成熟的國家窮人靠政府養,但高度成長的新興國家,窮人只能自求多福。如中國之類的新興市場,往往是低投資高報酬的,另一方面來看,也意謂早卡位、早勝出。不過,大部分人竟然還在那種難以跨出的「大台灣」侷促窒礙情結間來往徘徊。

  不敢說自己心理不會有這層障礙,不過倒寧願相信自己還在思索更好的走法。畢竟,市場面來看,希望無限,但從製造面來看,卻必須謹慎觀察。當從製造開始,往業務行銷走過一圈後,再回頭來看工廠、看公司運作,即使產業不同、產品不同、作法不同,其實還是有種瞭然於胸、一切都清楚通徹的踏實從容。但糟糕的是,工作上即使有種不會去在意自己的舞台太小、官太小或是怕沒被人注意到的怡然自得,心中卻總始終有種蠢蠢欲動的不安於室。

  心裡所思考的,似乎已經不只是過去那種努力不懈、安穩發展的克勤克儉,更多的,是思索全盤方向與各種機會可能的強烈企圖。雖然,似乎仍未找到心中所欲求,不過,心理深處知道其實自己的視界格局早已不同。

  給了那個沒來報到的工程師一些時間考慮。不知道思索後的結果是如何,不過,世界,不會因為某個人的不存在而停止運作,每個人的世界都一樣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ngo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